长沙加强财政评审领域监督
数字赋能保障资金安全
“财政评审管理系统提示预警,某项目在中介一审环节显示任务进度为320%,已严重超期。”不久前,湖南省长沙市财政评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系统预警提示,随即申请召开线上项目会商会议。很快,各方代表在“云端”会议室里实现无障碍跨省交流,相关问题也被逐一解决,施工单位代表对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和阳光透明的评审流程表示非常满意。
财政评审结论作为政府拨付资金的重要依据,关乎各方利益,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领域。长沙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信息化、智能化赋能财政评审监督,聚焦财政评审标准不一、时效过长、权力寻租等问题,指导推动市财政评审中心将信息化系统从1.0升级到3.0,提升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通过数字赋能织密财政资金“安全网”。
“项目从进窗登记到出具评审报告的六大流程、189个环节中,随时可发起线上会商,实现‘云端’操作有录像、有记录,评审公开透明。”该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息化、规范化的评审流程有效避免了线下工程与评审人之间的人情往来,推动评审公平公正。
“中心每年需要评审政府项目资金高达700亿元,信息化监管是提升财政评审质效的有效路径。”长沙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介绍,信息化系统3.0版本实现了线上预警提醒、预约对审、中介考评、线上视频对审、评审数据分析、评审指标分析等10余项功能,推动建立内部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实现全程留痕和制度约束,保障依规依纪依法评审。
长沙市财政评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根据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画像”,及时发现处理相关问题,并对评审标准执行不一的中介机构和评审员采取通报批评、扣减费用、降级、暂停抽签资格、列入“黑名单”等处罚措施,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据统计,该中心2022年降级处理了2家中介机构,54家中介机构被要求暂停服务进行整改。
为确保评审时效,该中心通过线上系统设定各业务环节的超期预警,将日常监督落实到每个评审环节。在长沙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该中心修订完善市本级财政评审管理办法等60余项制度,全面推行项目评审无纸化流转,官网公开评审标准、移动端审批流转,单个项目审批时间同比缩减20.5天,评审时效提高15%,实现了“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陈泉 刘建军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