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企业廉洁合规监测评估平台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80后客户经理受80后行长指使“盲批”百余笔贷款7354万

发布时间 : 2023-09-06 浏览量 : 1028
古语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日前发布信息称,石河子农村合作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杜继磊因为违法放贷被终身禁业。

9月4日上午,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这起罚单背后,其实牵扯了该支行时任行长刘旺盛和客户经理杜继磊多年前违规向数十人发放贷款逾7千万元人民币,造成银行损失超5千万的一宗大案。最终,刘旺盛、杜继磊犯违法发放贷款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五年,并处罚金。

蛇鼠一窝 行长、客户经理违规放贷7354万

据权威资料显示,刘旺盛,男,汉族,1985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研究生文化,原系石河子市农村合作银行下野地支行行长。杜继磊,男,汉族,1989年出生于河南省尉氏县,中专文化,原系石河子市农村合作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刘旺盛担任石河子市农村合作银行下野地支行行长,杜继磊担任石河子市农村合作银行下野地支行信贷员。两人为上下级关系。

那么,为何一名普通的信贷员会被监管部门予以终身禁业呢?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杜继磊和上级支行行长均涉及违规发放贷款,且涉及人数众多,放贷金额特别巨大。

有关部门查明,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刘旺盛、杜继磊在审查102名借款人的贷款手续时,对借款人提交的土地承包合同、财产状况、偿还能力、保证人的情况等贷款手续未进行严格审查,对借款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准确性、完整性未进行调查,指使银行工作人员填写借款申请书内容,未执行面签制度,不召开审贷小组会议研究就签字上报贷款申请,共计违法发放102人贷款,合计7354万元贷款,到期后不能偿还贷款5659.518万元,给其所在银行造成损失5659.518万元。其中,杜继磊违法发放贷款7224万元,给银行造成损失5529.518万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两人违规放贷的单笔金额大多在100万元以下,其中百万以上贷款有许某某(贷款500万元、造成损失439.8422万元)、邹某某(贷款230万元、造成损失227.5648万元)等寥寥几人。不过,由于涉及人数实在过多,最终银行的损失依旧巨大。

2015年7月18日,石河子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在石河子某公寓将刘旺盛抓获。2015年11月2日,杜继磊经石河子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通知主动到公安机关,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信贷员辩称为行长指派 两人均获刑入狱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院审理环节,杜继磊辩称,其只是普通客户经理,受行长刘旺盛的领导和管理,其在违法发放贷款犯罪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本案系单位犯罪而非个人犯罪。

刘旺盛方面则称,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无异议,对于部分事实及数额有异议,其未从中获利,发放贷款的行为是单位行为,不是刘旺盛的个人行为,本案应定为单位犯罪。

当地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旺盛系支行行长,全盘负责该支行的工作,其中包括贷款的合法、安全发放工作,故对其关于对贷款人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调查工作不是其职责范围的辩解意见法院不予采信。此外,杜继磊在本案中的犯罪行为相对独立且重要,不宜划分主、从犯,故辩护人关于此方面的辩护意见不成立,法院不予采纳。

最终,法院认定,刘旺盛、杜继磊身为银行工作人员,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审查借款人申请资料时未进行核实,未落实面谈制度,对贷款内容未进行严格调查,违法发放贷款,其中刘旺盛违法向102人发放贷款7354万元,贷款到期后不能偿还金额为5659.553万元;杜继磊违法向95人发放贷款7224万元,贷款到期不能偿还金额为5529.553万元。经一审判决,刘旺盛犯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杜继磊犯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此前不久,当地也有信贷人员因为违规放贷被终身禁业。8月25日,监管部门发布信息称,时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分行小企业经营中心客户经理单亮,因为对违法违规发放贷款行为承担责任,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有文书揭示,樊某、余某伙同吴某某以非法获得贷款为目的,采用欺骗手段,虚构当地团场职工身份,提供虚假土地承包合同,骗取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分行贷款人民币150万元,给银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00万元,此案就涉及单亮。

最终,法院终审裁定,樊某犯骗取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余某犯骗取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来源 | 审计金融资讯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