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企业廉洁合规监测评估平台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研建学院

奉献纪检监察自主知识 | 湘大“法治反腐与监察改革研究文丛”出版10册

发布时间 : 2023-12-09 浏览量 : 2101

为建构中国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奉献智识力量——“法治反腐与监察改革研究文丛”新书发布会在湘潭大学举行




2023年12月2日上午,湘潭大学法学部举行“法治反腐与监察改革研究文丛”首发式暨新书发布会。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纪检组长莫文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监察与司法委员会委员谢勇、湖南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原主任、一级巡视员罗水平、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一级巡视员、湘潭大学教授吕赵龙、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教授、山东大学党内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主任朱福惠、复旦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志刚、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湖南省法学会法治反腐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廖永安,湘潭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董康明、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湖南省法学会法治反腐研究会会长吴建雄、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湘潭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欧爱民出席发布会。来自国内30多所知名法学院的50多位专家学者、实务单位的业务专家和各大高校的青年才俊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上篇:关于文丛的编撰说明


吴建雄教授从四个方面就本套文丛的编撰做了说明。

一、关于文丛编撰的启动

“法治反腐与监察改革研究文丛”的编撰,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启动的。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我们理解,所谓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就是指内源于中国历史与当代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认知,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形成的整体。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是源于中国历史与当代纪检监察实践所形成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知集成。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中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加强纪检监察学、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这就意味着,纪检监察学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纳入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总体布局之中。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总结建党百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成就和新鲜经验,探索反腐败斗争特别是法治反腐和监察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建构中国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成为社科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指示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学、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的《意见》,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作为 “扎根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的湘大学人,我们决定编撰出版“法治反腐与监察改革研究文丛”,旨在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反腐和监察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中国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二、关于文丛编撰的计划

文丛编撰计划是在前期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实施的。2014年以来,湘潭大学法治反腐和纪检监察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特别委托项目、重点项目“习近平反腐败战略思想研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与机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制度研究”等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法学》《新华文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高级别刊物发表相关学术成果200余篇。先后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等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论证了法治反腐和监察体制改革的科学要义、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本丛书的编撰,就是要将阶段性研究成果系统化、集成化、体系化,以中国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探索,为纪检监察一级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理论智识。

《法治反腐与监察改革研究文丛》由廖永安教授和吴建雄教授担任总主编,计划出版20部,现已出版10部。其主要书目为:《法治反腐新论》《监察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新时代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理论的百年传承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反腐研究》《反腐败立法与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研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研究》《反腐败职务违法研究》《反腐败职务犯罪研究》《反腐败国际合作研究》《监察调查与刑事诉讼衔接具体化研究》《监察法规学》《监察程序研究》《监察证据研究》《监察管辖制度研究》《法律监督高质量发展研究》《国家监察改革热点问题解析》《党内法规简明教程》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丛书将会拓展新选题和新书目。

三、关于文丛内容的特色

本套丛书立足于党的自我革命基本理论、制度规范和斗争实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着重对中国纪检监察自主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

一是“反腐资源整合论”。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中,着眼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主权国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要求,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及系统论的思维逻辑,论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为反腐败资源整合,主要体现在反腐败专门机构、权力设置、监督力量的整合和反腐败体系的优化上,形成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党内监督为先导,国家监督为主体、以司法监督为衔接、 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为基础的反腐败监督体系。

二是“刑事司法二元论”。在“习近平反腐败战略思想研究”等特别委托项目阶段性成果中,阐明腐败犯罪的刑事司法和普通犯罪的刑事司法虽然都是对犯罪行为的法律 评价和刑罚处罚,但有着不同的本质特征。普通犯罪是一种权利侵害的行为,侵害对象是社会管理秩序;腐败犯罪是一种权力侵害行为,侵害对象是社会管理机器本身。对普通犯罪的司法秉承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目标;腐败犯罪的司法有三重价值目标,直接价值是打击犯罪,核心价值是反腐倡廉,根本价值是维护人民主权。因此必须构建普通犯罪与腐败犯罪二元司法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监察法与司法的法法衔接。

三是“反腐立法一元论”。在“反腐败立法与科学的权力结构”等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中,阐明腐败是特殊主体实施的侵害国家政权廉洁性的行为,其衍生和发展具有违规--违法--犯罪的关联性和高智能、隐秘性、易干扰等基本特征。制定专门的反腐法律,是提高惩治腐败能力和效果的重要前提。要改变我国反腐败法律规范分散和滞后状态,亟需将腐败行为的规制,从党内法规、行政规章和普通刑事法典规定的多元处置格局,转变到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和涉外法律法规一元化系统集成的格局上来,构建组织体系完整,权力配置合理,实体法网严密、程序规范科学、运行机制完备、刑事处罚与非刑事处罚并举的反腐败国家监察体系提供良好的法律资源。

四是监察体制改革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制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已出现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对应的第四种权力——监督权的理论观点;首次提出集中统一的人民主权国家,必须有集中统一的国家监督权的理论观点;首次从“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的基本思路、基本职能、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上,论证习近平总书记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首次论证国家监察权的基本属性和科学内涵;首次阐明监察权与检察权、审判权的法律关系;首次提出政治性是监察法的灵魂,原创性是监察法的生命,人民性是监察法的本质,时代性是监察法的根基等等。这些观点受到有关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进入领导决策。

本套丛书的研究和编撰力求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坚持守正创新,把握研究的政治方向。反腐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冶任务,监察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其研究和成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以学术讲政冶、以法治论反腐,立足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坚定党的理论研究和学科教育的政治立场,在多元化学木思潮中坚守马克思主义反腐观、法冶观。

第二,坚持高点定位,突出研究的学科价值。发扬经世致用的学木传统,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扎实的学理研究、价值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合反腐败斗争和监察体制改革的法冶实践,着力发现和解决反腐败斗争中立纪立法、执纪执法、监察司法及惩冶和预防腐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探索新的时代条件下腐败防治规律,探索党内执纪、监察执法、检察司法等反腐败职能主体的价值取向、运行机理、学理范畴等,力求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构建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理论体系。

第三,坚持兼收并蓄,吸纳多学科的理论成果。法治反腐和监察改革研究虽主要涉及政治、法学两大领域,但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以及现代科学等多学科密切相关,因而必须吸纳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同时采据国际反腐败文明成果、传统监察文化精华,发挥我国制度的独特优势。组织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开展课题攻关,进行各学科贯通性研究,形成以法治反腐和监察改革为主题的多学科融入的研究格局,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反腐学科体系和监察学科体系奠定基础。

第四,坚持服务实践,发挥理论研究的智库功能。当下法治反腐而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反腐败斗争的客观现实出发,予以研究论证和科学回答。紧跟监察反腐和检察司法前沿,加强应用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剖析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策措施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有效参考;需要重点抓住倾向性、苗头性腐败问题的治理,为腐败预防提供智识支持。编撰工作坚持“九准",即把准大势,瞄准问题,摸准政策,吃准动态,看准风险,踩准节奏,讲准历史,用准话语,提准对策。

四、关于文丛的编委会

吴建雄教授说,为确保本丛书的编撰质量,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先生、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谢勇教授、中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原组长莫文秀教授、湘潭大学党委书记黄云清教授担任顾问;湘潭大学校长李伯超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汉明教授、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刑法室主任魏昌东教授、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升元教授、湘潭大学副校长盛明科教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佳华教授、李佑新教授、张海燕教授、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欧爱民教授、李蓉教授、张永红教授担任编委,由廖永安书记和我作为总主编。以上诸位教授、专家为本套丛书的选题把关、编撰总成等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本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并获得湘潭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给予的专项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吴建雄教授最后说,由于我们受学识水平、研究视野、编撰时间所限,本套丛书无论在理论观点还是体例风格上,尚存进一步完善之处,诚望广大同仁、读者批评指正。

下篇:关于文丛的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法治反腐与监察改革研究文丛”已公开出版十册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第一本书为《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思想的百年传承与发展》,由廖永安教授和吴建雄教授主编。该书是“建党百年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成果的选编结集。这次论坛于2021年6月举行,由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反腐败司法研究基地和湖南省法学会主办。来自中央机关和国内高校的领导专家200余人汇聚韶山,对建党百年反腐败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本书共遴选优秀论文成果20余篇,分为“革命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思想的奠基与形成”“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反腐败思想传承与拓展”“新时代党的反腐败思想发展与创新”三个部分,对建党百年反腐倡廉的历史轨迹的梳理,阐明了党的反腐败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腐观同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是党局部执政、全面执政和长期执政实践中形成的反腐败斗争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以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为逻辑起点,形成了以反腐败为主题的政治立场观、任务目标观、基本方略观、根本动力观、全球治理观和政治保证观,这些观点相互联系,体系完整,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腐败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第二本为《新时代反腐败理论的伟大创新》,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习近平反腐败战略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该项目首席专家吴建雄教授编著。本书分为“反腐败战略思想的体系形成”“反腐败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反腐败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等三编十二章。从反腐败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体系、科学支撑,到反腐败基本理念、目标任务、基本战略、基本方式、基本动力,到高压反腐:威慑常在、依法反腐:标本兼治、科学反腐:持续长效、彻底反腐:永在路上。清晰的阐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的准确洞察与研判,着眼于从严治党、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反腐败理论的伟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长期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

第三本书为《法治反腐新论》,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该项目首席专家吴建雄教授编著。作者选取十八大以来发表的30余篇论文进行结集,分为法治反腐认识论、法治反腐方略论、法治反腐体制论、法治反腐数据论等四个层面梳理归类,并作为篇章结构。这些文章从理念目标、实践模式到体制机制等方面,对进入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超越进行了多重维度的关注和思考。充分解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的科学论断,阐明了法治反腐的基本观点,基本方略和体制机制的合理性,正当性和科学性。不仅融入了作者对反腐败性质任务、方向道路、方式方法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也见证了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

第四本书为《监察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本项目首席专家吴建雄教授编著。本书分为“监察改革之基本理论”“监察改革之决策推进”“监察立法与法律实施”“监察司法之有效衔接”“监察改革之学术热点”“监察法学之学科构建”“监察改革之讲座专访”等七编十九章。本书坚持守正创新,提出并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法治逻辑与法治理念;系统总结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经验;首次阐释监察机关留置措施的法治价值和制度优势;首次提出监察立法是政治领域的治理规范;提出并论证监察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定位。本书以现行监察模式存在的体制性机制问题和反腐败斗争的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的方向,以反腐败科学立法保障反腐败有效治理研究为重点,为推进党内执纪与国家执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格局的形成贡献智慧力量。

第五本书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反腐研究》,由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王振华老师独著。腐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政治、伦理等多种成分的有机统一体,腐败给政治统治带来的最大危机就是人民不再信任政府,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颠覆国家政权的危机。在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二是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一生的追求,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法治方法,我国反腐败斗争经历了群众运动反腐、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三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和预防腐败。

第六本书为《反腐败立法与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由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蓉教授和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明儒教授合著。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的权力结构及其实际运行来讨论我国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中国各历史时期及世界各国反腐败制度及经验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经验的实践路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监督制约问题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现行社会研究如何对权力监督制约具有深刻的意义。

   第七本书为《监察调查与刑事诉讼衔接具体化研究》,由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译老师独著。《监察法》作为监察机关行使法定职责的法律依据,在行使监察调查权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产生了适用上的冲突。针对这一问题,本书先探讨了监察立案管辖衔接机制,主要包括职务犯罪案件管辖的基本原则、线索发现、移送与处置上的工作配合机制以及监察移送管辖中的刑事立案问题。明确提出建立监察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衔接机制,释明二者之间具备相近的权力来源、法律效果和适用对象范围,建立监察证据衔接机制,完善监察机关衔接刑事诉讼起诉和审判的程序机制,并进一步探索监察救济衔接机制。

第八本书为《国家监察理论热点问题解析》(即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本项目首席专家吴建雄教授编著。本书汇集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到《监察法》实施这一历史阶段,理论和实务界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40个前沿问题。在对前沿问题的解析中,吴建雄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涉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热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探讨和学理、法理回应,清晰反映了国家监察体制这一重大政治改革形成阶段的历史轨迹。本书突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阐明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根本性质,彰显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任务目标,体现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科学思维。全书既有宏观思考,又有微观视角;既有战略考量,又有战术分析,对全面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本书为《监察程序研究》(即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本项目课题组成员林艺芳教授等编著。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国家监察制度也不例外,其具有较强的程序色彩、遵循着特定的程序原则。本书指出在启动环节,监察机关应首先确定案件的管辖权限,在监督调查环节,监察机关应着重运用各种监察措施,并结合相关机制落实监察工作,在处置环节应规范审查程序。本书立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梳理监察程序基本流程、聚焦监察程序刘莉莉难题、探索监察程旭诉讼衔接,为透视国家监察制度实质内核、推动国家监察体系的继续完善提供可靠建议。

第十本书为《监察证据研究》(即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由本项目课题组成员吕晓刚副教授等编著。为保证监察职权行使的法治性、规范性,要求监察机关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指导理念,而证据作为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基础,应当高度予以重视。本书以监察体制改革战略部署为导向,以监察法规定为研究基础,以监察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证据学基础理论与见擦汗领域实现需求有机结合为基本路径,以监察证据的收集、固定和运用为主要内容,全面分析监察证据的理论基础、制度完善和实践适用。


在揭幕仪式环节,廖永安书记、刘志刚教授、朱福惠教授、吴建雄教授共同为新书出版揭幕。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