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央企被立案调查!已三次延期回复监管工作函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千亿央企巨头中国重工(601989.SH)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7月12日,中国重工连发三条公告。其中一条公告显示,当天,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对此,中国重工表示立案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截至7月13日收盘,中国重工股价报收4.5元,跌1.96%,总市值1026亿元。
此前,据中国重工6月1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上交所2022年年报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就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质疑:
一是关于资产减值损失。年报显示,公司本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9.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8.33%,是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值。上交所要求其补充披露在2022年新船价格上涨且钢材价格回落的背景下,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大幅高于2021年度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示计算过程;说明在以前年度就相关资产的减值损失计提是否充分,并提供依据。
二是关于信用减值损失。年报显示,其他应收款期末账面余额为14.81亿元,较2021年底的17.59亿元有所减少。公司本年就其他应收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9亿元。请公司补充披露在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减少的情况下,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示计算过程。
三是关于期间费用。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度管理费用为40.71亿元,同比增长19.31%;研发费用14.32亿元,同比增长26%。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24.16亿元,同比增长31.05%,但公司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人数较2021年底减少8.02%;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6.18亿元,同比增长48.97%,但公司研发人员人数较2021年底仅增长1.59%。上交所要求结合上述情况,补充披露本年度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并解释职工薪酬增幅与职工人数变动存在较大不一致的原因。
四是关于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的金额。年报显示,公司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83.12亿元。但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其他流动资产等经营性应收项目的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仅增加61.5亿元左右。上交所要求公司解释上述金额存在差异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重工分别于6月29日、7月6日、7月12日发布了三次“延期回复”公告。
同样在12日晚间,中国重工还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亿至2.1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关于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中国重工称,2023年上半年,公司产品生产有序开展,交付的民船总量有所增加,营业收入平稳增长。同时,公司深入推进“成本工程”,聚焦大宗物资采购、外协外包、人工费用等成本管控,船舶总装建造及船舶修理业务毛利率相应提升,其他业务板块整体运行较为平稳,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 孙晓萌)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