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资产69亿元,释放土地资源3400亩、房产约131.9万平方米,妥善安置职工2361人。”近年来,武汉法院探索运用破产手段挽救危困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实现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动能转换。
“武汉‘办理破产’营商环境指标入选‘全国标杆’。”连续两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评价。
武汉翼达,湖北曾经最大的塔吊安拆龙头企业。由于管理粗放,最终资不抵债,被迫停产。
“该公司拥有近300名技术人员和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多年积淀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含金量不低。”武汉中院的法官们对武汉翼达的经营情况、行业地位、资质价值等进行了详细调查。
“如果能通过破产重整制度加以挽救,避免破产,对债权人、债务人、股东、职工乃至关联企业等都是多赢的结果。”经过认真研判,2017年6月19日,武汉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武汉翼达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
“既要偿债,又要保留住企业现金流,迅速恢复生产……”审判团队与各方开展“头脑风暴”,反复切磋,弥合分歧,劝说大家向前看,以时间换空间。2019年初,市场化的重整计划获5个表决组高票通过。
重整后,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行业巨头中联重科持有超53%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至此,武汉翼达在保留主业的前提下,成为拥有强大行业背景与实力的股份制公司。从资不抵债,账上仅余9000元,到新能源建设领域井喷式扩张,年营收2亿元。
专利被继承,瞪羚重获生机
由于巨额担保、债务逾期等,湖北华奥安防科技公司陷入困境。2020年11月,武汉中院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案。
在新三板挂牌,是武汉市瞪羚企业,公司积累了大量原始数据,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进入破产程序时还有多份平安城市运营合同未履行完毕,存在较高重整价值。
武汉中院及时指导管理人与主办券商对接,按规定披露各项信息,避免公司被终止挂牌。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并积极推动洽谈会商。2021年11月29日,武汉中院裁定华奥科技公司转入重整程序。
目前,另外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全力参与重整计划,相关的专利技术、行业资质、数据和后期运维订单将全部由新公司继承。
“避免了无形资产被束之高阁,这为本地科技型种子企业的重整探索了一条可复制的经验。”武汉大学教授张善斌认为。
府院联动一盘棋
“3万工资和社保都打到了账户上。”9月1日,中都建设公司的老职工谢晓平为上大学的女儿打去了生活费和学费。
2021年5月,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案。查明尚有未收回的1421.10万元应收工程款。
然而由于欠缴税款,该公司已被税务部门纳入非正常户,无法开具发票,工程款也由此难以收回。
近年来,武汉相继成立破产工作市、区府院联动领导小组,参与单位达到20多个,包括税务、公安、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在这起案件中,新洲区法院向同为小组成员的新洲区税务局发出协助公函,双方反复探讨,最终从技术上找到办法,解决了开票障碍,成功收回了工程款。140余名职工分两批领到拖欠的工资和社保。
“民生优先,稳定优先。”武汉破产法庭负责人介绍,不少破产典型案例都涉及到了府院联动机制。在政府支持下,运用一盘棋思维,凝聚多方处置合力,隐性壁垒已逐步拆除。
来源:武汉中院 湖北日报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