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75年,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算长。但新中国的75年,开创鸿业、铸就伟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震古烁今的历史华章。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探索奋进,谱写了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到走向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开辟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新天地。这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75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升华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的75年..
2024-09-26
在司法实务中,“借款型”诈骗较难认定,如果行为人本人没有偿还能力,实际上也没有承担还款责任,就可以推定其在借钱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如果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故意是靠推定的,行为人后续的突然还款行为可能会对抗推定的成立,这给认定“借款型”诈骗带来了难度。“借钱不还”型诈骗罪的认定实践中,对于借款型诈骗案件,如果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故意是靠推定的,行为人后续的突然还款行为可能会对抗推定的成立,因此很多地方法..
2024-09-25
当前,有的腐败分子为了规避法律惩处、逃避打击,不断翻新升级腐败手段,将行贿受贿与民事行为交织在一起,假借民事化、市场化的形式,试图给违法犯罪行为披上合法外衣,放贷收息型受贿就是其中表现之一。认定放贷收息型受贿,可以从双方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关系、双方借贷关系是否真实、借贷利息的高低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借贷双方之间存在领导、管理、监督、制约关系或请托谋利事项,不是正常的借贷关系,所谓“利息”实为权钱交易的筹码,..
2024-09-25
截贿是指贿赂犯罪过程中,中间人出于非法占有行贿款物的故意,借经手或转交财物之机,截留部分或者全部贿赂款归己所有的行为。实践中,截贿往往表现多样,对于截贿行为性质的认定也存在不同认识。在处理此类案件过程中,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基本原则,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从实质上全面、客观地进行甄别分析,对截留贿赂款行为精准定性。有这样一起案例。顾某,A市某机关干部。2021年1月,社会人员张某被B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张某的家人刘..
2024-09-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既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湖南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篇章中贡献市场监管力量。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这对于我..
2024-09-24
1、建设工程施工转包合同的结算是否应以承包合同的结算为前提?【观点一认为】本案转包合同采用的结算标准与承包合同相同。因而承包合同与转包合同具有牵连关系,不能作为完全相互独立的合同看待。承包人在收到实际施工人的结算资料后转交给发包人的行为,不构成对工程价款的认可。发包人未审核同意结算资料的,实际施工人无权请求结算。特别是在发包人与承包人已另案发生诉讼的情况下,将可能导致同一个工程在不同案件中出现不同金额的工程..
2024-09-24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对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作出战略部署。全党必须更加深刻领悟“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的历史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
2024-09-24
基本信息内容提要《中国法治反腐研究年度报告》为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全文共分高层论坛决策解析报告、时势观察理性思考报告、基础理论学术证成报告和司法实践对策研究报告四编,收录了发表于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央党校学报、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法学杂志等中央报刊和权威核心期刊上的关于法治反腐败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当下法治反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代表性力作。读书感悟读完全书,我对中国法治反腐..
2024-09-23
股权交易作为一种集财产权流动、资本募集、资源优化配置等于一体的重要资本手段,日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纠纷中。股权转让纠纷具有案件数量多、标的金额大、交易关系复杂、涉及法律制度广、呈现类型化等特点。本文将从股权转让案件类型及应对处理原则出发,主要讨论股权转让法律关系及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审查要点和认定规则,以期提供审理思路。01股权转让案件类型及应对处理原则股权转让合同作为一种特殊标的的买卖合同,具备一般合同的特点,..
2024-09-23
严肃查办评标专家违规违法问题,扫除监督“灰色地带”系统施治促评标公正专家评标是招标投标活动的重要环节,专家评标质量高低对于招标投标能否实现竞争择优往往具有实质性影响。然而,一些专家与不法招标代理机构、投标单位沆瀣一气,为不法企业中标提供便利,让本应中立公正的评标场变成了利益寻租的“围猎场”。专家违规评标背后有哪些利益勾结?如何堵塞制度和监管漏洞,促进公正评标,让招投标市场更加公平?记者进行了采访。深挖招投标..
2024-09-23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