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下,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党员干部来说,参加党纪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力,增强纪律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定力,是一种信仰力、意志力、克制力。有了定力,才能抵住诱惑、控制欲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党员干部要干净干事,不仅要有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还要有纪律定力。纪律定力就是对纪律始终如一的尊崇、学习和严守。有了纪律定力,党员干部就能时刻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坚守底线红线,不越雷池一步。如果缺少纪律定力,就难免跑风漏气、脱纲越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乃至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党员干部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敬仰,不仅因为他们具有崇高理想,还在于他们始终保持纪律定力。无论是彭德怀私茶公茶分开使用,还是陈云谁请吃就让谁吃“闭门羹”;无论是焦裕禄不让孩子“看白戏”,还是杨善洲坚持“公车不私用”;无论是谷文昌“不沾公家一寸木材”,还是杨业功“不要他人一张宣纸”……这些共产党人把纪律刻印在心上,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成为我们党严守纪律规矩的标杆和模范。
俗话说,纪律是个圈,自由在里面。党员干部视纪律为生命,有坚强的纪律定力,才能拥有自由的人生,才能做人腰杆硬、干事有底气。现实生活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缺少纪律定力,视纪律如“稻草人”“橡皮筋”,总是嫌纪律太紧,不时“放松放松”。他们有的纪律观念弱化,纪律责任松懈,对纪律不够敬畏;有的对纪律选择性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就遵守,不利的就放在一边;还有的为了私利,抵挡不住诱惑,不惜践踏、破坏党的纪律,甚至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大量事例说明,党员干部出问题,都是因为突破纪律。从一些腐败分子的忏悔录中可以发现,“破法”无一不是从“破纪”开始。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严明党的纪律、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定力加以解决。
学得好才能守得牢。增强纪律定力,前提是学好党纪,知晓党纪的深义,提升对纪律的敬畏。事实证明,不守纪律、缺少对纪律的信仰,纪律就形同虚设。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纪律教育,解决好对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带头人,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切实把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动《条例》入脑入心,始终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增强纪律定力,除了加强纪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外,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干部具备坚强党性,解决好自律的问题。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同时也是自觉的纪律,需要靠党员的觉悟、对党的忠诚来维护。持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定力,既要讲底线,又要立起高标准;既要讲党纪党规,又要立起理想信念,使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自觉的纪律意识、主动的纪律行为,永葆共产党人遵规守纪政治品格。
来源:《新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