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被抽中IPO现场检查后,去年11月大成精密撤回首发申请,宣告IPO终止。随着今年9月4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多份监管函,大成精密重回大众视野。
9月4日晚,深交所公布对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成精密”)的监管函、以及对中介机构的两份监管函。
存在多项信息披露违规情形
监管函显示,大成精密申报创业板IPO于2022年9月30日获深交所受理后,公司被随机抽取确定为现场检查对象,证监会对公司开展了现场检查,发现存在多项信息披露违规情形。
首先,大成精密存在未充分披露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不规范及整改情况,存在跨期确认营业收入的情形。
招股书显示,大成精密主营业务收入为设备产品销售收入,收入确认政策为“设备经客户完成验收后确认收入”。现场检查发现,2021年7月前,大成精密未制定设备销售验收单相关制度,以“开票确认收入”方式进行财务核算。2021年7月,大成精密制定《设备验收单操作规范》,并完善收入确认单据,向客户补充发送统一制式的验收单,验收日期由公司自行填写,客户核对设备已安装使用即予确认。大成精密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上述与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不规范及整改情况。
同时,报告期内大成精密存在跨期确认营业收入的情形,销售收入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一是针对验收周期在12个月以上的合同以及大成精密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情况,检查组通过实地走访部分重要客户、获取客户验收外部单据,与大成精密收入确认相关凭证进行逐一比对,发现公司报告期内部分验收单据记载的验收时间与外部验收单据时间不符。
二是部分销售订单设备验收时间与质保款支付时间的间隔短于销售合同约定的质保期间。
三是部分销售订单验收款回款时间早于设备验收时间。经剔除重合样本,大成精密2019年多计营业收入2071.18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6.58%;2020年多计营业收入1680.51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7.05%;2021年少计营业收入1048.28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71%;2022年1至3月多计营业收入113.9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06%。
同时,现场检查发现,大成精密部分成本费用类、资产类会计科目核算不规范,列报不准确。
一是将研发部门中从事售后、增值作业业务人员的工资费用直接划分至销售费用或营业成本,未按照研发部门从事售后或增值作业的工时统计分摊。二是在建工程核算不规范,2022年一季度存在依据付款发票而非工程进度确认在建工程的情况,会计凭证未附工程进度、监理报告等文件,涉及金额797.35万元。三是报告期内存在将自制半成品结转至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的情形,存货结转项目及列报类型不准确。
保荐审计机构均受监管函
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认为,大成精密作为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未在招股说明书中充分披露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不规范及整改情况,存在跨期确认营业收入的情形,部分成本费用类、资产类会计科目核算不规范,列报不准确。
此外,大成精密司被随机抽取确定为现场检查对象后即撤回申请,反映出公司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不够扎实。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上市审核中心决定对大成精密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另外,本次IPO的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审计机构为致同所。深交所决定对发行人、招商证券及2名保代、致同所及2名签字注册会计师采取出具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据了解,大成精密主要从事锂电池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面向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码电池等领域提供专业的智能装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前、中段核心工序的锂电池极片测量设备、锂电池真空干燥设备、X-Ray成像检测设备等。
回顾大成精密上市历程,2022年9月30日大成精密递交创业板IPO申请、同年10月28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第四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本批参与抽签的共有60家IPO企业,其中被抽到企业为科都电气、大成精密、博涛智能三家企业。当年11月11日,大成精密申请撤回IPO。
投行人士指出,一般IPO企业被抽中检查后撤单,大概率可能跟检查有关。证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有关情况的通报》,总结在检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据悉,证监会现场检查重点聚焦发行人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存疑事项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其中,发行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三是会计处理不恰当。
在监管看来,对首发申请企业开展常态化现场检查,是强化IPO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引导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
来源:e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