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台风,天气复杂多变的7月向来是房地产销售的淡季,因此,刚过去这个7月,楼市创下了近年来单月业绩规模的新低。
7月31日,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7月单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04.3亿元,环比下降33.5%,同比亦大降33.1%,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
受此影响,百强房企前7个月的销售业绩增速由正转负,同比降低4.7%。2023年以来市场修复的进程再现反复。
不过,房企排位座次已基本保持稳定。以全口径销售额计,今年前7个月,保利发展、万科、中海地产占据行业前三甲。其中,保利发展、万科销售额分别为2678亿元、2244亿元;中海的销售规模尚不足2000亿元。TOP6-10中则聚集了目前前十强中仅有的三家民营房企,即碧桂园、龙湖、滨江,分列第六、七、十位。
具体到房企销售的层面上来看,据亿翰智库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单月,TOP50房企中,仅有约10家企业实现了同比增长,包括建发、越秀地产、保利置业、国贸、大华等,涨幅从10%-90%不等。
大多数房企销售表现十分不理想,TOP50中有约6成企业同比降幅超过30%,其中亦包括万科、中海、华润置地、碧桂园、龙湖等头部房企;部分出险房企的同比跌幅仍保持在50%及以上的高位。
7月市场的冷清是房企普遍的感受。某TOP20房企市场负责人将7月的市场表现形容为“断崖式下降”。 一家全国性房企内部人士也表示,总体上来看,当前的市场恢复远低于年初预期,而7月份市场以来“极差”。
记者从某华东房企处了解到,7月市场回落明显,长沙、武汉、郑州市场整体来访环比下降近20%,认购环降近50%。此前流传的一份房企会议纪要显示,7月至今,该企业项目的来访环比下降约4成,核心城市也出现了萎缩迹象。
房企以价换量的情况目前仍广泛存在。上述华东房企人士告诉记者,从合肥、南昌等城市的反馈来看,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其手中的项目也多是降价后才能销售,“跑量换现金流”;在一线城市广州,也有部分房企加速以价换量,借此抢夺客户的情况,只有核心区整体热度平缓,主力成交集中在核心板块红盘项目,外围板块来访进一步下滑。
另有某新一线城市的地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7月份当地市场的成交堪称“疫情以来最差”,成交面积甚至低于2023年1月,“能卖出去的基本都是好区位的项目,所以成交均价反而有保持在比较高的位置上”。
7月末,监管层对已下行约2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定调,称“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住建部发声,表示了对降低房贷利率、落实认房不认贷等的支持等,市场对楼市政策预期大大提高。
7月31日,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对外表示,将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至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齐发声,均表达了对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支持。
但目前来看,这些尚未有效传导至市场层面。上述华东房企人士告诉记者,从中央到各个一线城市,7月末监管层多次发声,但包括存量房贷款利率下调、契税减免、认房不认贷等尚无细则落地,市场和客户处于观望状态,项目来访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善。
苏州一较边缘板块的项目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政策发酵时间尚短,现阶段并未被政策辐射到,反而由于板块内库存较高,开发商仍在用采用降价、提高折扣的激励政策,刚需客户据此认为市场还未触底,仍处于观望情绪中。
尽管当前市场无明显反馈,但业内仍对落地后的政策有所期待。上海一大型中介内部人士指出,现在没有具体政策出台,也不知道力度能有多大,如果利好政策力度足够大,市场会有所反应的。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刘水预计,在监管层密集发声后,各地政策出台节奏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后续核心一二线城市在长期过热阶段出台的政策有望逐步优化,房地产将迎来政策底,若支持政策能够尽快落地,向市场传递信心,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克而瑞则指出,接下来政策松绑及刺激或将加码,城中村改造有望提速。未来若核心一二线能稳步落实局部松绑“四限”,整体新房成交规模有望止跌企稳,但基于当前购买力乏力的事实,也很难再现当年的“V型”反转行情。
来源:第一财经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