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烟台,气温还有点低。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法联暖企”工作室里却暖意融融。
“真的没想到,拖了这么久的纠纷能以调解的方式解决,这个工作室,真正是为企业办了实事。”
连连的感谢声从工作室里传来,说话的是烟台某仪器设备公司负责人林某。他拿着调解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就在刚刚,林某的公司与烟台某热力公司之间长达10年的合同终于履行完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是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大关的关键之年。如何在冲刺“万亿之城”的大潮中找到位置、有所作为?烟台两级法院积极探索,在这个春天找到了答案。
解题的关键词就是“能动司法助企”。
为此,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开展“司法助企·护航发展”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把靠前服务重大项目建设、能动司法助企作为法院为大局服务的着力点,倾力打造“法护航·益企行”司法助企品牌,以能动司法赋能,以司法助企增势,以高质量司法助推高质量发展。
“10年的合同”:多元解纷联动,治“肠胃之病”
“这个纠纷牵扯我太多精力了,简直就是一场‘拉锯战’。”说话间,林某思绪回到了10年前。
当时,林某与某热力公司签订了热力表及远程抄表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质保金经验收合格后满3年、6年和9年分期返还。
“安装完成后,我们找到了烟台市计量所进行仪器检测,检测表明热力表及远程抄表全部合格,按照合同约定,对方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分三次返还质保金。”林某接着说道。
“原以为会很顺利。”怎料2022年之后,某热力公司以受市场影响、资金周转困难为由,一直拖欠剩余质保金不予返还。
“大家都有难处,如果因为有难处就可以不履行合同,那还有什么诚信可言?”事后,林某心情仍比较激动。
“不蒸馒头争口气。”经多次催要无果后,林某一纸诉状诉至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法院。
“这起纠纷,虽然案情简单,但是涉及区内重点民营企业,危及企业诚信经营,而且关系到莱山区多个小区、多个楼栋的居民生活利益,处理起来万不可掉以轻心。”承办法官丁晶回想起她刚接手这个案件时的情形时这样说。
考虑到合同履行时间已经长达10年之久,如果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对企业而言会更加耗时费力,于是,丁晶第一时间想到了莱山区法院与莱山区工商联共建的“法联暖企”工作室,试图与驻工作室特邀调解员一道,用最短时间在诉前化解这起纠纷。
怎样让双方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这是摆在丁晶和调解员刁玉蕙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调解的关键在于主动出击,掌握先机才是取胜之道。经反复商量后,丁晶和刁玉蕙决定分头行动,上门劝说。
在与林某交谈过程中,细心的丁晶发现,其最大的诉求就是快速处理,用最快的速度拿到钱。
如此,诉前调解促使双方和解无疑是最好的纠纷化解方式。
“如果走诉讼程序,案件要经过立案、审理,情况复杂的话,可能还要进入执行程序,时间太长。”丁晶耐心劝导。
“只要能快速拿到钱,我就同意调解。”林某毫不犹豫地答应。
与此同时,刁玉蕙找到某热力公司:“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对方可能会申请诉前保全,不仅公司生产经营会受到影响,如果传出去,你们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也会大打折扣。”
用企业信誉去冒险,自然是得不偿失,某热力公司最终同意调解。
3月初的一天,天虽然阴着,但是气温升暖,预示着一切在慢慢向好发展。
“法联暖企”工作室里,纠纷双方如期而至。一进屋,各自便说着各自的苦闷,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和诉求。
在充分了解双方目前面临的压力和后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后,丁晶和刁玉蕙法理情并用,反复做着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双方理性处理矛盾分歧。
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调解协议终于达成,莱山区法院现场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涉企纠纷往往比较尖锐,想要又好又快地实质性化解,光靠法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丁晶感慨道。
小案件折射大问题,大问题影响大发展。一次成功的诉前调解,往往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并紧密配合。
“我们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打造‘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涉企纠纷联动化解新模式,努力办好快办每一起涉企纠纷,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这也是我们能动司法助企迈出的第一步。”烟台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桂一介绍说。
“法联暖企”工作室就是这一新模式结的硕果。
今年以来,围绕涉企纠纷多元联动化解,烟台法院注重加强与行政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的诉调对接,进行联动会商9次,将8000余起涉企纠纷成功消弭于萌芽、化解于诉前,为企业按下止纷化讼“快进键”,让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336个字”:司法建议能动,治“肌肤之病”
涉企纠纷多元联动化解,固然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但是,“企业之急”缘何而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防患未然?
烟台法院在探索的路上脚步不停。
他们找到的出路是:开好司法建议“良方”,前移涉企纠纷防范化解关口。
3月21日,如往常一样,海阳市某商业银行营业大厅内,人员来来往往不断,电话丁零零响个不停。
“无论是债务人还是担保人,都必须亲自到银行签字,经办人员不可代为签署。”在电话里,大厅业务主管孙经理语气和蔼,但态度极为坚定。
当天,这已是第五个来电询问债务担保是否可以由经办人代为签字的电话。搁在以前,答复截然相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还要从之前一系列案件说起。
那段时间,海阳市人民法院法官姜雪莲审理了一批涉海阳市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在审理过程中,姜雪莲发现,涉该公司17份合同的司法鉴定中,当事人签字均不是本人签字。
由经办人代为签字,严谨程序如此儿戏。
“这充分说明了该公司法治意识的淡薄,暴露了公司管理上的不规范和漏洞。”姜雪莲心思缜密。
同时,姜雪莲认为,在明显能看出非当事人签字的情况下,该公司仍然坚持对签名笔迹进行司法鉴定,否认代签事实,极大地激化了双方矛盾,也不合理地延长了审理周期,这不仅增加了当事人诉累,还严重损害了金融合同的严肃性。
明明知情却不实说,司法资源白白浪费。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属于妨害司法行为之一。
问题如此严重,却长期无人察觉。
想到这里,姜雪莲立即写起了司法建议书。
“特建议,严格规范办理贷款手续和催收贷款手续,开庭时应责令你公司办理涉案贷款的经办人出庭,就是否为本人签字等情况作出说明……希望今后能实事求是反映情况,节约司法成本,维护司法权威。如再发生类似案件,本院将依法追究责任。”
建议共336个字,旋即发往该公司,直击公司管理漏洞、浪费司法资源等弊端问题。
“贵院司法建议书我单位已收悉,对于贵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我单位领导十分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回复如下……”
不久,该公司复函,司法建议内容一一落实。
案件办完了,风险隐患也消除了。如今,该公司再也没有了之前类似的困扰。
“办案过程中,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法律风险和管理漏洞,有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合规经营,是我们能动司法助企的第二个宝贵经验。”烟台中院分管司法建议工作的副院长伊剑锋表示。
据了解,烟台法院高度重视司法建议“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作用,针对涉企金融借款、劳动争议等领域类型化纠纷成因,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出司法建议60余件次,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抓前端、治未病”的司法助力。
同时,深刻把握审判执行与经济运行、司法建议与助企发展的潜在关联,加大涉企案件审判执行攻坚力度,统筹开展“金融法盾”“破茧新生”“法护创新”“绿色审判”“执行亮剑”五大专项行动,依法妥善化解涉企纠纷1.8万件,综合利用司法大数据资源,分领域精准分析和研判涉企纠纷诉讼成因及问题症结,确保案案办到实处、建议提到点上。
“1个课题”:走访调研互动,治“腠理之病”
司法建议发出了,治理漏洞堵住了。
但是,企业司法需求仍然“在路上”。为此,烟台法院走出了第三步。
“全市法院要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通过定期走访和专项调研实现‘常畅’联络,分类施策帮助企业纾困排忧解难和服务辖区重大项目建设。”4月8日,在全市法院重点工作突破提升交流推进会上,烟台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于晓东字字铿锵,态度鲜明地强调。
5月11日,在烟台中院助力企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多名企业负责人纷纷表达着“心声”——
“我们公司现在承担着省级重点项目,在这方面,市中院有没有一些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保障措施?”
“今年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建议法院能不能多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加强法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互动,针对不同企业的司法需求开展一些专题调研活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失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提出,研究同检察机关共同做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全市法院有没有相应的工作措施或者容错机制?”
“我们是一家中小微企业,职工法律意识普遍不高,法院能不能把企业普法需求与以案释法职能结合起来,适当多开展一些普法宣传进企业的活动?”
“执行过程中,建议能不能充分考虑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流动性资金压力大等实际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执行措施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不利影响。”
……
“有没有”“能不能”,需求迫切而具体。
如何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全面准确把握企业司法需求,打好纾困解难“组合拳”?
烟台法院用调查研究这“关键一招”,打通了能动司法助企“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烟台两级法院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将助企联络走访与开展调查研究融合起来推进,组织“问政策、问项目、问生产、问需求,帮发展、帮协调、帮答疑、帮解纷”的“四问四帮”活动,征集意见建议11类78个,12368诉讼服务热线解答咨询1100余次,积极为企业发展注入司法力量。
“以司法助企为切入点,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今年确定的一个重要调研课题。”近日,于晓东带队走访调研了位于龙口市和招远市的多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我们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竭尽所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力营造让企业‘安心、放心、省心’的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
“司法助企走访调研,调研的是企业事,连接的是法企心,传递的是司法情。”在于晓东看来,法院肩负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重任,在亟须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当下,能动司法助企是为大局服务的最好注脚。
截至目前,烟台两级法院已全面对接全市400个在建重大项目,完成三大千亿级园区法官工作室建设,针对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司法问题,落实各项司法帮扶举措128项……
在联络走访中深化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强化法企互动,是烟台法院能动司法助企的“终极大招”。
大联动、大建议、大调研。
一项项举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法企“亲情”“常畅”互动交流,司法助企暖企的氛围在烟台蔚然成风。“法护航·益企行”司法助企品牌也已成为当地企业得益、政府满意、百姓受益的“大局工程”,为烟台冲刺“万亿之城”献力赋能。
病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病在肠胃,不治将愈深……
涉企纠纷诉源治理,道理亦是如此。
人民法院在其中如何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对此,于晓东有着清醒认识:“《意见》已经出台,落实的怎么样,要通过纠纷化解、司法建议、联络调研等工作机制掌握情况和加强督导,锲而不舍抓落地见效……”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郭宏伟 王顺生 曲晓梦)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