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大动作!重新入股国联安基金,大资管业务持续布局
国泰君安在基金资产管理业务上的布局再现大手笔!
近日,国泰君安与安联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由国泰君安收购安联集团所持有的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权,本次交易尚待证监会以及有关机关的批准。交易完成后,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泰君安证券将分别持有国联安基金51%和49%的股权。
重新入股国联安基金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公示显示,2023年9月,国泰君安证券与安联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由国泰君安收购安联集团所持有的国联安基金49%的股权。
本次交易前,国联安由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保资产)和安联集团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并由太保资产和安联集团共同控制;本次交易后,国联安将由太保资产和国泰君安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并由太保资产和国泰君安共同控制。
10月11日晚间,证监会官网也显示,关于国联安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公司治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审批》,材料已被接收。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泰君安第一次成为国联安基金的股东。国联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其最初的两位股东便是国泰君安证券和安联集团,二者持股51%和49%。
2017年,国泰君安为了推进华安基金股权收购方案,需要满足“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因此放弃了国联安的控股权,将国联安的51%股权以10.45亿元转让给太保资产,从而最终实现了对华安基金的股权收购计划。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即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块公募牌照。因此,国泰君安此次有机会重回国联安基金。
安联集团放弃参股国联安基金亦有自身考虑。
今年8月,证监会官网显示,安联集团旗下安联投资有限公(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发起设立的安联基金,已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的批复,该基金公司由安联投资100%控股,注册资金3亿元,成为国内第九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
安联集团在回应股权出售方案时表示:“此举符合安联集团的战略规划,旨在专注于我们在中国开展全资资产管理业务。此外,安联投资作为安联集团旗下负责全球资产管理的公司,最近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中国设立公幕基金管理公司。这表明我们在中国的承诺,以及在这个重要市场发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决心。”
奔向“一参一控一牌”
国泰君安近年积极布局资管业务,旗下资管子公司国泰君安资管于2020年12月获批公募牌照,公司于2022年控股并表华安基金,成为“公募新规”后业内首家“一控一牌”的证券公司。
事实上,国泰君安目前控制的这两家公司在业内都颇具实力。截至2023年上半年底,国泰君安资管资产规模5063.6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规模1.97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8%;单一资产管理规模1.412.4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专项资产管理规模1.253.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
上半年,国泰君安资管新发公募产品9只、首发规模合计10.19亿元,期末存续公募产品39只、管理规模421.90亿元。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2023年第二季度,国泰君安资管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排名提升至行业第三位。
截至2023 年6月30 日,国泰君安资管总资产为77.87亿元,净资产为59.13亿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1 亿元,净利润 2.04 亿元。
2023年上半年,华安基金共发行18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资金192亿元,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行规模89亿元,排名行业第一位;加强产品创新,完成首批公募REITs扩募。报告期末,管理资产规模6796.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2%,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023.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专户资产管理规模772.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华安基金总资产为74.95亿元,净资产为48.43亿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8亿元,净利润 5.17 亿元。
如果受让国联安股权成功,国泰君安或将实现“一参一控一牌”。
国泰君安则表示,未来,将加快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双轮驱动、形成价值闭环的业务发展模式,助力投资者共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红利,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为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来源:券商中国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