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企业廉洁合规监测评估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违法

塞力医疗因信披违规收湖北证监局1785万元罚单

发布时间 : 2025-04-25

浏览量:1580
分享到:
4月24日,塞力医疗(603716.SH)公告称收到湖北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因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未及时披露重要股权转让协议,公司被罚600万元,时任董事长温伟等9名责任人合计被罚1185万元。此次罚单合计1785万元,创下医疗集约化服务领域近五年最高纪录。尽管公司声称“生产经营正常”,但连年亏损、资金链紧绷及三度募集资金违约等风险,已让这家“华为AI医疗概念股”深陷泥潭。



3.68亿资金暗流:实控人套现补仓穿透监管红线

经查明,塞力医疗主要存在两项违法事实。一是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塞力医疗通过向关联方或第三方支付保证金、提供借款等名义为控股股东赛海健康提供资金,主要用于实际控制人温伟归还股票质押借款本金和利息,构成了关联交易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其中2020年发生额1.213亿元,占净资产7.48%;2021年发生额1.32亿元,占比7.33%;2022年上半年发生额1.15亿元,占比6.58%,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68亿元。这笔资金最终流向实控人温伟个人账户,用于填补其股票质押融资的利息窟窿。

二是未按规定披露重要合同订立事项。2022年10月28日,塞力医疗控股子公司山东润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与鞠星国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山东润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将持有的淄博塞力斯51%股权,无偿转让给鞠星国指定的第三方山东世纪开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对塞力医疗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影响约为-1200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24.24%。塞力医疗应当及时披露《股权转让协议》签署情况,但公司迟至2023年4月4日才予以披露。

穿透股权结构可见,温伟既是塞力医疗董事长,又是赛海健康法定代表人,通过持股赛海健康67.86%的股权间接控制上市公司。这种“自融式”资金占用模式持续两年半,直至2023年4月27日才在年报中被迫披露。监管认定,该行为构成关联交易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未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披义务。

处罚名单中,温伟个人被罚610万元,相当于其2023年薪酬的6.7倍。原总经理王政、财务总监杨赞等8名高管因“未勤勉尽责”合计被罚57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1日,其还因未按期归还8200万元募集资金,被湖北证监局二次责令整改。

业绩四连亏背后:应收账款压顶与华为合作难挽颓势

信披违规背后,是塞力医疗持续恶化的财务基本面。

自2021年起,塞力医疗已连续四年亏损。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0.57万元、-1.54亿元、-1.59亿元;2024年预计亏损扩大至-2.1亿至-2.5亿元。亏损主因包括核酸检测业务萎缩、SPD(医用耗材管理)项目延期以及应收账款激增。

作为中部地区首家医疗集约化运营服务商,塞力医疗主营业务受集采政策冲击严重。2024 年前三季度,其应收账款达 13.38 亿元,占营收比例飙升至 94.25%,远超同行润达医疗(87.14%)和迪安诊断(90.37%)。

行业数据显示,医疗流通领域集中度持续提升,国药、华润等巨头通过规模效应挤压中小玩家生存空间,塞力医疗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0.3% 降至 2024 年的 0.15%。更雪上加霜的是,其毛利率从2020 年的 15.2% 降至 2024 年的 12.8%,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弱化。

资金压力下,塞力医疗于2024年7月、8月及2025年1月三次违约,合计4.68亿元募集资金逾期未归还。

尽管其试图通过与华为合作扭转颓势,但实际效果存疑。2025年2月,塞力医疗宣布与华为在智能诊断、数字疗法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但资本市场对其转型并不买账。Wind数据显示,协议公布后股价短暂冲高至12.6元,但随后回落至9.36元(截至4月24日),较高点缩水25.7%。

来源: 金融界 

作者:金曦

主管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

学术支持: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944号

微信客服二维码

扫一扫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