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微信等社交平台凭借其便捷性,已然成为各教育咨询机构开展招生、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途径,员工使用的工作账号也就成了机构的财产之一。如果工作账号不能妥善管理,可能导致机构运营受阻,甚至造成经济损失。近日,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因离职员工未及时移交工作微信账号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案。基本案情2023年9月,吕亭(化名)与桂林市某教育咨询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
2025-10-14
劳动者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不缴社保”,而后引发劳动争议,社会保险费是否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而免除?补缴社保的滞纳金又由谁承担?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2021年10月16日,许某某与某中医诊所签订劳动合同。同日,许某某手写申请书表示,已在河南老家购买社保,申请不在某中医诊所购买社保,并由本人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责任。某中医诊所在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未为许某某缴纳..
2025-10-13
交通事故致人受伤,司机被认定全责,伤者住院治疗用医保先行垫付部分医疗费用,医保部门可以讨回垫付的费用吗近日,桂阳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县医疗保障局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基本案情2023年5月,欧阳某某驾驶小型客车,在经过某路口时,与刘某发生刮撞,造成刘某受伤的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欧阳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刘某无责任。事故发生后,刘某被诊断为脑挫裂伤所致器质性精神障..
2025-10-10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规范合理使用关系着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前期,国家医保局发布首期7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为进一步彰显对欺诈骗保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强化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引导全社会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现发布第二期11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案例一江苏省泰州市参保人景某等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2023年3月,江苏省泰州市医保部门在对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医药费用审核时发现,本市参保..
2025-10-09
鲁法案例【2025】482案情简介被告陈某自2009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担任原告上海某公司泰安分公司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与公司相关的所有事宜。后原告与被告于2022年12月31日解除劳动关系。2024年7月,被告陈某向泰安市岱岳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投诉,称原告上海某公司泰安分公司未为其申报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为此,原告向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岱岳区税务局补缴了2009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2025-09-30
近年来,不少人前往农村“买地建房”,但是,农村宅基地买卖合法吗?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否购买?近日,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涉农村宅基地的合同纠纷案件。基本案情老夏与老郭分属不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018年9月,二人签订《房屋地基买卖合同》,约定老夏向老郭购买其位于某村的房屋地基,总价款20.5万元。合同明确:签订当日老夏支付15万元,待老郭办妥国土手续、建房证及房屋过户手续后,老夏支付剩余5.5万元;任何一方违约..
2025-09-29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值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发布一周年之际,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侵权责任纠纷十大典型案例,旨在通过侵权小案件讲述大道理,引导社会公众增强法治意识、规范行为边界,以更有力量、更有温度的司法裁判引领社会风尚。这10个案例涉及超标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高空抛物、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等法律问题,涵盖交通事故、医疗损害、个人信息保护、名誉权、饲养动物损害、..
2025-09-2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实施,促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近期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0个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典型案例,今天正式联合发布。这10个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覆盖多个行政管理领域、不同行政争议类..
2025-09-18
鲁法案例【2025】461案情简介2023年,某传媒公司对其办公场所进行室内装修,施工方为王某,装修所需的配件、工具等材料由某五金建材经营部提供。施工期间,某五金建材经营部的送货单均由施工方王某签收,经核算,材料总价款为4万元。装修期间,某传媒公司向某五金建材经营部支付了2万元材料款,剩余2万元一直未支付。2023年10月,涉案办公场所装修完毕,某传媒公司与施工方王某结算工钱。某五金建材经营部经营者多次向某传媒公司索要材料款..
2025-09-16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随着专项行动不断深入,全国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大幅下降,精准发现问题水平有效提升,为企业退还违法收费、依法变更或解除冻结账户,解决了一批企业关切的执法标准不一致、信用修复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动真碰硬整肃执法队伍纪律作风,依法查处一批“吃拿卡要”“粗暴执法”和执法不作为案件,将一批不具备执法资格、严重违规人员清除出执法队伍,并移送纪检..
2025-09-16
扫一扫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