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奋进新征程,要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本领去掌握,作为一种责任去担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念、不断增强求真务实的本领,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回望党的百余年辉煌历史,坚持实事求是,是一条贯穿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生命线。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有过精辟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同志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实践充分证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
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任何时候,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并非易事,需要切实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为是、一得自矜。
坚持实事求是,要义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客观规律总是内在于、深藏于现象的背后,并不直接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不可能为人们直接感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意味着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要把自身置于大局之中,把握发展规律、找到适己赛道。“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等等,在前进道路上,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形势任务在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求真务实,必须高度重视、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按照实际情况谋划工作,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切实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
坚持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必须有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要加强党性修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强党性做到实事求是,在直面实际问题、勇于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周根山